在台灣許多老舊或潮濕的環境中,例如大樓地下室的污水池周邊、學校與公共設施的廁所,我們常能在浴室牆面、小便斗旁、洗手台四周看到一些黑灰色的細小飛蟲。這些小蟲一旦感受到人類接近,會短暫飛起再迅速停靠在原處或附近,看似不具威脅,但其實牠們的存在令人感到極度不舒服,甚至可能帶來衛生與健康上的問題。這些小蟲學名為「蛾蚋」,是廁所與浴室中極為常見的害蟲,也被俗稱為「廁所小飛蟲」。
在居住環境中,我們經常會遇到兩種常見的蛾蚋,即白斑蛾蚋和星斑蛾蚋。根據環保署的說法,蛾蚋的幼蟲主要滋生在室內外的積水和潮濕區域,包括但不限於水槽、地板、牆角浸水處、廚房流理台下方的排水溝,以及人、豬的糞坑、廢水窟或受污染的排水溝,尤其是那些富含有機質的濕潤地區;成蟲則經常出現在廚房水槽周圍或廁所的牆壁上。
星斑蛾蚋
-
外觀特徵:體型細長偏扁,體色灰銀或銀白色,表面有明顯絨毛與鱗片狀光澤,成蟲體長約1~2公分。
-
棲息環境:偏好廁所、浴室、書籍堆、潮濕櫥櫃、牆角陰影等高濕處。
-
食物來源:攝取澱粉、纖維、霉菌、碎紙屑等含糖或有機質物質。
白斑蛾蚋
-
外觀特徵:體型與星斑相似,但顏色較深,多為黑色主體,帶有白色斑點。
-
棲息與食性:習性與星斑蛾蚋類似,常出沒於衛浴、廚房排水孔、牆縫、書本堆中,偏好紙張、澱粉、壁紙黏著物等。

蛾蚋的繁殖幾乎全依賴「潮濕、有機物積水」這一類型的環境。牠們的幼蟲多數孳生於:
-
浴室洗手台排水孔
-
廚房水槽積水處
-
潮濕的抹布、擦手布
-
地板排水孔與排水溝
-
室外化糞池、淤泥區
成蟲則經常棲息在牆壁表面、洗手台與浴缸周邊,甚至在廁所牆角、窗邊可以看見牠們密集聚集。
蛾蚋的成蟲會引發什麼疾病?
蛾蚋通常來自極不衛生的地方,如化糞池、污水池、污水管線或戶外臭水溝等。牠們身上的毛絨絨可能攜帶病菌,因此應避免接觸食物或碗盤。在醫院等地,蛾蚋可能成為病菌的傳播者,因此需要格外注意。
蛾蚋成蟲死後會風化碎裂成輕飄飄的塵埃,對於過敏體質的人可能引起氣管過敏、哮喘等症狀。建議定期使用吸塵器清理蛾蚋的屍體,特別是地板與牆面交接的垂直處或角落區域。这样有助于减少過敏源的存在,维護室內環境的清潔和衛生。
蛾蚋的幼蟲會引發什麼疾病?
蛾蚋的幼蟲具有特殊的傳播能力!這些幼蟲通常孳生在富含腐質的淺水域,無需尋找宿主即可自主完成生活週期。然而,當成蟲停靠在傷口上時(傷口通常是濕潤且富含有機質的區域),可能導致卵和幼蟲意外進入宿主體內。在這種情況下,需要小心可能引發「蠅蛆病」。
蠅蛆病是一種由雙翅目昆蟲的幼蟲(例如:蒼蠅、蛾蚋)寄生在哺乳動物身體組織內導致的疾病,類似植物或真菌形成的「癭」。這些幼蟲可能寄生在哺乳動物有傷口的表面,或直接在身體虛弱者的耳、鼻、口腔組織內寄生,造成組織損傷,形成壞疽。在嚴重的情況下,可能因細菌感染而導致致命的後果。

如何有效防治蛾蚋?
1. 徹底清除室內外積水,杜絕幼蟲孳生源
蛾蚋的幼蟲多半孳生於潮濕、富含有機質的積水中,因此定期巡查家中所有可能積水的角落至關重要。常見的積水處包括:花盆底盤積水、浴室的瓶罐底部、窗台或陽台邊的水桶、沐浴用品瓶蓋內側等。此外,若地板或牆角有滲水或漏水現象,則要立即處理並修復。特別是廚房水槽、浴缸或洗臉台若未及時清理,殘留的食物殘渣與泡沫容易沉澱成有機層,為蛾蚋幼蟲提供絕佳孳生溫床。定期刷洗這些排水區域,才能有效減少蛾蚋數量。
2. 維持排水孔濕潤密閉,阻絕氣味與昆蟲蔓延
不少人會忽略乾掉的排水孔,其實這正是蛾蚋與其他小飛蟲入侵的通道之一。當水封乾涸後,惡臭氣體與害蟲便可由下水道反竄至室內,因此建議每週定期向排水孔補充清水,以保持水封效果。此外,也可以使用排水孔蓋或塑膠杯反蓋,進一步密閉孔洞,防止蛾蚋飛出。特別是在長時間無人使用的浴室、租屋空間、或備用浴廁,更要注意檢查排水口是否乾燥失效。
3. 使用稀釋殺蟲劑進行重點滅蟲
市售殺蟲劑(如含除蟲菊精)若使用得當,可有效抑制蛾蚋幼蟲與成蟲繁殖。建議先將殺蟲劑依照瓶身建議比例稀釋後,倒入浴室排水孔、地板低處積水點,或潮濕角落。使用後記得蓋好排水蓋,延長殺蟲劑的作用時間,形成一道封閉的化學防線。若擔心氣味過重,可選擇低刺激性配方產品,但務必注意通風。使用殺蟲劑後,也建議24小時內避免直接觸碰噴灑區域,以保障安全。
4. 使用電蚊拍迅速捕捉蛾蚋成蟲
雖然蛾蚋的飛行能力較弱,但成蟲常停留在牆面、洗手台邊緣或馬桶後方的陰暗處,不容易被察覺。這時,使用電蚊拍是一個既快速又乾淨的方法。可選擇夜間或清晨光線較暗時行動,此時蛾蚋活動較頻繁且警戒性較低。拍打時建議慢慢接近並瞄準停棲處,避免驚動飛逃。若習慣清晨洗澡或夜間如廁時總有蛾蚋騷擾,電蚊拍幾乎是必備工具之一。
5. 保持環境乾燥整潔,打造不適居的生活條件
環境整潔永遠是預防害蟲最根本的方式。蛾蚋偏好潮濕、陰暗、有機質累積的環境,因此平時要留意衛浴空間的濕度控制。使用抽風機、開窗通風或除濕機都是不錯的選擇。同時,也要減少堆積報紙、紙箱、發霉布料等容易吸濕的物品,避免為蛾蚋提供額外的棲息地。每天簡單清潔角落與排水區、清洗濾水蓋、保持乾燥,就能大大降低蛾蚋孳生機率。
蛾蚋雖然體型小,卻能帶來不小的衛生與健康隱憂。牠們從污水而來,不但可能攜帶病菌,還會在環境中殘留過敏原,影響家人的呼吸道健康。唯有從日常做起,落實「除積水、清管線、滅成蟲、防潮濕」四大方向,才能真正阻絕蛾蚋的繁殖空間與生存條件。別讓小小蛾蚋破壞你的居家品質,動手整理浴室與排水系統,讓清潔不只是表面,更是從根源防堵害蟲的第一步!
蛾蚋看似微不足道,卻能從一小群迅速繁殖成大群,悄悄佔據你家的浴室、廚房與排水系統,不僅影響生活品質,甚至可能成為傳播病菌與引發過敏的隱形殺手。尤其在濕熱的夏季,若忽略積水處理與排水孔的日常保養,很容易讓蛾蚋快速滋生、成災。
想要真正解決蛾蚋問題,必須從除積水、清管線、滅成蟲、防潮濕四大原則著手。包含徹底清除室內外積水源、維持排水孔濕潤密閉、搭配稀釋殺蟲劑長效抑制、善用電蚊拍擊殺成蟲,並配合環境整潔與空氣流通,才能有效杜絕蛾蚋滋生的條件。
記住,乾淨不是表面功夫,而是對生活品質的守護。只要從日常細節做起,定期檢查清理積水與隱蔽角落,搭配正確的防治方式,就能為自己與家人打造一個無蛾蚋、無異味、更安心的居家環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