想在台東東海岸找一處結合自然美景與文化記憶的打卡秘境嗎?位於東河鄉的「東河橋休息區」,擁有壯觀的紅色大橋、馬武窟溪潺潺流過、還能幸運捕捉野生獼猴的身影,是台11線沿途最具特色的停留點之一。無論是喜歡拍照打卡、親子同行,或是喜愛探索老橋故事的旅人,都能在這裡找到屬於自己的片刻風景。
東河橋遊憩區交通資訊
臺東縣東河鄉台11線131公里路旁
東河橋遊憩區怎麼去?
使用Google導航前往『東河橋遊憩區』
搭乘公車
公車:鼎東客運,海線8107、8109公車,東河休憩區站下車
鼎東客運,海線8101、8102、8103、8119、8120、8125公車,東河橋站下車
台灣好行東部海岸線:東河橋北站下車,步行約4分鐘
在台11線和台23線交叉口附近,您會發現東河舊橋和東河橋遊憩區。這個地點靠近紅色新橋,也是前往山上登仙橋休憩區觀賞彌猴的理想地點。沿著馬武窟溪漫步,這裡的景色非常宜人,令人陶醉。
東河橋遊憩區提供方便的停車設施和公共廁所,使遊客能夠輕鬆享受遊樂時光。停車場就在橋頭附近,不需步行遠距離,無論是成人、小孩,甚至是推車的家庭都能方便進出,使得遊玩更加輕鬆和愉快。這個設施完善的景點,提供了一個舒適且方便的遊憩環境,讓遊客可以盡情欣賞周圍的自然美景。
舊東河橋建於1930年,最初名為「吉田橋」。不久後因風災斷裂,經由日本工程師重新設計與建造,並以「吉田橋」命名以示紀念。這座橋樑在當時是連接東河部落與泰源盆地的重要通道,也是前往新港的唯一道路。舊東河橋不僅見證了歷史的變遷,也成為當地居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。如今,舊東河橋不僅是一座歷史建築,更是吸引遊客前來參觀的景點,讓人們在欣賞美麗風景的同時,也能感受到那段歷史的脈動。
馬武窟溪上的石灰岩是東河鄉的生命之河,也是東部重要的生態保護溪流。在日據時代,溪北的小馬武窟與大馬武窟隔溪相望,即現今的小馬部落。帝王石的白色石灰岩巨石點綴著四周,營造出獨特的自然景觀。
在舊東河橋旁的山壁和樹上,棲息著許多野生獼猴。如果你運氣好的話,可能會見到猴子大軍在橋上行走的奇景。當地人透露,這些猴子通常會在「中午」和「傍晚」時分出現在橋上。這一時段,陽光不太強烈,正是猴子們活動的高峰期。
舊東河橋周圍的自然環境優美,豐富的植被為獼猴提供了良好的棲息條件。山壁上茂密的樹木和豐富的食物資源,吸引了大量的獼猴在此棲息繁衍。每當猴子們成群結隊地在橋上行走時,那壯觀的場景彷彿是一場自然的盛宴,讓人驚嘆不已。這種獨特的景觀,吸引了不少遊客專程來此,希望一睹猴子們的風采。
這些野生的台灣獼猴其實相當兇猛,有時會靠近人群,試圖搶奪食物。因此,建議遊客在遇到猴子時,保持適當的距離,不要靠得太近。最好身上也不要攜帶食物,以降低被猴子接近的風險,這樣可以確保自身的安全。
仔細觀察東河舊橋的橋墩結構,會發現北邊為圓拱型設計,以便跨越河中的石灰岩體;而南段則採用水架型結構,使其成為一座非常獨特的橋樑。若想更詳細地了解橋墩構造,可以在停車場旁邊遠觀,或者沿著河岸步道前往東河老街方向,更近距離地觀察橋墩的細節。這種設計不僅實用,也使橋樑本身成為一道風景,值得遊客細細品味。
馬武窟溪的石灰岩結構是東河鄉的重要水道,也是東部地區的生態保育重地。自日治時代起,溪北的小馬武窟和大馬武窟位於溪流兩岸,現已發展為小馬部落。這裡分佈著巨大的帝王石石灰岩,形成了獨特的自然景觀,為遊客增添了無限的魅力。這些石灰岩巨石點綴在四周,使得這片區域更具自然風貌,吸引了許多喜愛自然的旅客前來觀賞。
漫步在東河舊橋上,俯瞰泰源峽谷的壯麗景色。雖然峽谷的落差不及山上的登仙橋休憩區那麼大,但由於峽谷中巨石密集,景色同樣令人震撼。行走在橋上,可以感受到自然的偉大力量,欣賞到峽谷中奇特的地貌和巨石組成的壯觀景象,這是一段充滿驚喜和美麗的旅程。
東河橋步道
東河橋遊憩區的舊東河橋步道,是一條充滿自然魅力的步道,讓人徜徉於綠蔭間,探索河口與海邊的美景。這條步道起點位於一座藍色彩繪的小屋旁,從這裡出發,步道蜿蜒向下,最終通向舊東河橋下方,並可延伸至馬武窟溪的河口以及海邊。
步道的起始部分是平坦的水泥路,沿途被茂密的樹林覆蓋,營造出舒適的遮蔭環境。走了一小段路後,平路變成了陡下的水泥階梯,但階梯兩側設有欄杆,行走起來十分安全,即使是帶著小朋友,也可以慢慢下行,享受沿途的自然風光。由於步道最終通往馬武窟溪出海口,因此去程大多是下坡,回程則需要爬上坡。整體而言,這條步道的路況良好,不會讓人感到疲憊,大部分路段還有樹蔭遮擋,適合各年齡層的遊客前來散步。
當你走到舊東河橋的下方時,抬頭仰望橋墩的結構,感受到歲月流轉帶來的厚重感。橋墩剛中帶柔的設計,展現了一種獨特的藝術之美。
繼續前行,你會來到大紅色的新橋下方。與舊橋的凝滯之美相比,新橋在綠樹環繞中顯得格外醒目,紅色的橋身在陽光下閃耀著不一樣的氣勢,給人一種壯麗而又充滿力量的感覺。
這段步道相對冷門,沿途遇見的遊客不多,大多數人走到新橋下方就選擇回程。然而,對於熱愛探險的遊客來說,繼續前行則是另一種樂趣。
當步道延伸至河口靠近海邊的區域時,視野豁然開朗,眼前是廣闊的水面和開闊的海岸線。這裡的海邊經常聚集著不少人,特別是在天氣晴朗的日子裡,大家都喜歡來這裡戲水消暑。這片相對隱蔽的海岸線,可以說是當地的一處秘境,吸引了不少尋求寧靜與自然之美的遊客。
值得一提的是,在這片海邊附近,還可以看到停放的機車,這表明有另一條路可以通往這裡。不需要一定沿著舊橋下的步道前行,你也可以從台11線的叉路開車進來,方便了那些不想走步道的遊客。
舊東河橋步道是一條非常親子友善的步道。不僅遮蔭充足,路面也十分平坦,即使是年幼的孩子也能輕鬆應對。在步道的終點處,還有機會讓孩子們在河邊親水,增添了一份親子遊樂的樂趣。
然而,如果打算來這裡走步道,建議選擇秋冬季節會更合適。雖然步道大部分都有遮蔭,但進入春夏後,氣溫較高,仍會感到炎熱。在這樣的季節裡,或許高山地區的步道更為適合避暑。但無論如何,舊東河橋步道的自然風光和步道設計,仍然使它成為一個值得一探的休閒好去處。
常見問題 Q&A
Q1:東河橋休息區怎麼去?
A:可自駕沿台11線前往,休息區位於東河橋南端,導航搜尋「東河橋休憩區」即可。也可搭乘台灣好行東部海岸線或鼎東客運,在「東河橋站」下車,步行約2分鐘即達。
Q2:東河橋附近有停車場嗎?
A:有。東河橋頭設有免費停車空間與公共廁所,方便短暫停留與拍照休息。
Q3:真的會看到猴子嗎?
A:是的。馬武窟溪周邊是台東少數可見野生台灣獼猴的地區,常於中午或傍晚時段出沒。不過請保持距離、勿餵食,以免影響生態與安全。
Q4:附近還有什麼景點可以順遊?
A:可順遊登仙橋休憩區觀猴、品嚐東河包子、造訪泰源幽谷或前往都歷天空之境拍攝倒影,安排成東河一日遊路線。
東河橋休息區不只是台11線上的中繼站,更是一處充滿驚喜的自然秘境。紅色大橋橫跨溪谷、遠山與藍天交織成絕美畫面,幸運時還能邂逅出沒其間的野生獼猴,為旅程增添難忘回憶。這裡適合短暫停留、也值得靜下心散步欣賞,無論你是自駕旅人還是搭公車慢遊的背包客,都能在這裡找到屬於東河的節奏與風景。下一趟東海岸之旅,不妨停下來,好好認識這座橋下的溪畔魅力。